点击咨询 文章来源: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发表时间:2022-01-03 11:09:39
耳廓疤痕是易产生疤痕的常见部位,大多数因为打耳洞引起的,因而多发生在女生。但是也有其他原因造成耳廓长疤痕。下面,小编就耳廓疤痕类型及修复方法向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。
(一)常见烧伤后耳廓畸形由于耳廓烧伤的部位与程度的不同,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缺损与畸形。常见有耳廓皮肤瘢痕增生、耳廓粘连、耳轮缺损以及耳廓部分或全部缺损等。耳廓烧伤畸形,多有组织缺损与瘢痕增生粘连同时存在。耳前皮肤深度烧伤,耳廓可向前粘连,严重时可将外耳道完全阻塞。耳后皮肤烧伤瘢痕形成,造成耳廓与乳突部粘连。如果感染,耳软骨广泛破坏,耳廓皮肤虽未破坏,但挛缩成一团,耳廓外形完全消失,形成极不整齐,高低不平的菜花状耳。
(二)耳廓粘连的修复耳后粘连,如果不太广泛或为条状时,可用"V-Y"成形术切开缝合或"z"成形术修复。如有广泛粘连,则需用游离植皮修复,注意在切开粘连时,切口应在耳轮外2~3mm;掀起耳廓时,勿暴露耳软骨,应保留一层皮下组织,便于皮片生长;剥离至耳后折皱。折皱处切口应稍向上、下延伸O.3~O.5cm,以防植皮生长后又形成蹼状挛缩。
(三)耳轮缺损的修复如耳轮缺损不大时,可采用直接缝合法,即将耳廓全层作星状切除,然后分层缝合,虽较小,但保持了正常外形,效果较好。亦可利用耳后皮肤修复法。如果缺损较多或耳后皮肤无法利用时,可采用耳下颈部管形皮瓣修复法修复,或颞区血管化皮瓣法。后者手术分二期进行,第一期手术为制备血管化皮瓣。于耳前上方颞浅动脉搏动处向颢顶部皮肤作"T"形切口,在头皮毛囊深面与皮下组织之间进行剥离,将头皮瓣卷折缝合。显露颞筋膜长约10cm、宽3cm.在筋膜面上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,用打包敷料固定。2~3周进行第二期手术,沿移植成活的皮片周缘切开颞筋膜,将颞筋膜连同颞浅血管一并掀起,将筋膜皮瓣缝合成管形并转移至耳轮缺损处创面上。将卷折的头皮展平复位。对耳后乳突部或颈部皮肤无法利用时可采用此法。
(四)耳廓部分缺损的修复 耳廓部分缺损,需用皮肤与软骨支架才能修复。在耳后皮肤良好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耳后皮肤。关于耳软骨的修复,一般以自体肋软骨移植为好。但取自体肋软骨有一定的痛苦,虽有人采用异体或异种软骨移植,早期效果尚好,但晚期有被吸收等问题,尤以异种软骨更为明显。1980年以来,丘建光等用戊二醛处理的异种或异体软骨。埋入动物皮下。观察6年来未被吸收。陈璧等用此软骨作耳和鼻的支架,最长的病例已达9年。其外形仍然完好。未被吸收。目前有的用硅橡胶,近期效果尚好。
(五)耳垂缺损的修复一般耳垂缺损多因先天性或刮伤的结果,烧伤后单纯的耳垂缺损较少见。常常是部分缺损与瘢痕粘连同时存在。其修复的方法,可利用耳垂部皮肤,将其掀起,在皮下植全厚皮以形成耳垂。但由于皮肤没有支架支持,易挛缩,故最好先于对侧耳廓取一片耳软骨埋藏于耳垂部,第二期手术再掀起皮肤植皮。
烧伤后耳垂部分缺损同时有耳后粘连时,可先将耳垂的瘢痕组织依耳垂的设计切开,然后在耳后另设计一皮瓣,蒂部在耳廓后,将皮瓣掀起转移至耳垂的创面,间断缝合形成耳垂,耳后所遗留创面可游离附近的皮肤直接缝合,或用游离植皮修复。
(六)耳大部或全部缺损的再造术耳廓的结构细致,有一定的凹凸曲折形态。再造耳廓在技术上远不能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。主要原因是由于一般皮瓣较厚,移植的软骨也不易雕刻得很薄与塑成理想的形状。且在烧伤后的耳缺损,其周围的皮肤常有瘢痕,多不能供再造耳廓之用。故在耳再造时,应先切除耳后瘢痕及一部分发线上的头皮,用全厚植皮修复遗留的创面。3~5月以后,再行植入雕刻好的耳形软骨。经一段时间后再将软骨从乳突部掀起。所植的皮肤及一部分残余耳后皮肤,用做耳廓前面的覆盖。遗留刨面用中厚游离植皮修复。
耳廓再造的软骨支架,一般可从右胸肋缘处,切取第7、8、9肋软骨连接的部分,雕刻成边缘略厚的半月形薄片,且中央略突起,成为对耳轮的形状。用同种耳软骨或用异种(猪)耳软骨经戊二醛处理后行耳再造,外形良好。最长观察时已9年余仍完整。也有用硅橡胶制成各种耳软骨代用品,则较切取自体软骨可减轻痛苦,也能节省许多时间。但远期效果如何,有待更多的观察。
(七)菜花状耳廓畸形的修复菜花状耳多为烧伤过深,或浅度烧伤耳受压,继发化脓性感染,形成软骨膜炎未获妥善治疗的结局。因软骨坏死,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收缩,卷曲一团,形成极不整齐的菜花状。触之质硬韧,并常有压痛。如残留的皮肤尚可,可从耳轮处切开,切除挛缩的软骨及瘢痕。然后植入耳形软骨,形成耳廓。第二期手术再用颈部皮管或耳后皮瓣,转移至耳轮部,再造耳轮。